栏目分类

热点资讯

你的位置:开元体育手机app下载安装最新版 > 新闻动态 >

一战相持四年,二战直接被吊打,英法联军为何前后表现差距那么大

发布日期:2024-11-04 23:08    点击次数:111

1939年,随着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英国、法国相继对德宣战。历史上曾经多次出现的“英法联军”这一称号,也随之再度登场。这一切,和二十多年前的第一次世界大战,颇有几分相似之处——还是英法联军对战德军。

然而,与一战不同的是:1940年春天,德军大举进攻西欧。英法联军在德军的强大攻势下节节败退,防线迅速土崩瓦解。在敦刻尔克,三十多万英法联军虽然奇迹般避开了德军的追杀,撤回了英国本土,却也把大量的武器装备都扔在了欧洲大陆,极为狼狈。而此时距离5月德军开始进攻西欧,也才过去了1个多月。德军“闪电战”的强悍,也又一次得到了证实。

英法联军在一战期间能与德军相持四年,为何二战期间却一触即溃?

一、英国和法国高层军事理念过于陈旧,人心不齐

德国机械化部队在二战前期所向披靡,这是人尽皆知的。但是,这也往往会给我们带来一些误解,有些人可能会因此以为:德国坦克数量最多,性能最好。其实这个印象是错误的。西欧战役爆发时,法军的坦克数量还要多于德军。英法联军也不乏性能比德军坦克优越的坦克。

既然如此,英法联军为何如此大败下堪?

德国的古德里安将军提出了“闪电战”理论,并且获得了德国高层的认可。未来的法国总统戴高乐也曾经提出:下一场战争是坦克战。但是戴高乐的观点在法国军界并未获得认可。一战后,法国选择修筑了马奇诺防线,试图像一战时期一样,再和德国打一场阵地战。也就是说,英法两国高层的战争思维,还停留在一战时期。一遇上对面先进的战争理念,必然暴露出先天不足。

而且,西线盟军人心不齐。西欧战役时,德军兵力为136个师,法军为100个师,英军在欧洲大陆有10个师的兵力,加之22个比利时师,10个荷兰师,共计142个师,在人数上并不输于德军。

然而,比利时先前已经宣布终止与英法两国的盟约(原因在后面会讲),荷兰也长期以来保持中立。西线盟军缺乏协同作战。这么一看,人心不齐的西线盟军,自然不是德军的对手。

二、相比一战,二战初期的英法联军缺少来自盟友的助力

说起英法联军在一战时期的主要盟友,大家很快就会反应过来:正是沙皇俄国。很多人的印象里,俄国一战期间的表现似乎并不怎么出色,经常被德军打得满地找牙,俄军在与德军的交战中往往败多胜少,国内矛盾日益激化,最后引发了国内的革命。

一战期间的俄军,其实也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样不堪。虽然在与德军的交战中,俄军的战绩并不是很好看,但就总体而言,俄军其实还是帮了西线的英法联军不少忙。

一战期间关乎法国命运的两场大战,1914年马恩河战役与1917年凡尔登战役,都少不了俄国的影子。这两场战役,俄军为了援助法国,在东线战场向德国与奥匈帝国发动了大规模进攻,给予奥军沉重打击。德国为了援助奥匈帝国,不得不向东线战场调兵以对付俄国。

由此,德奥联军的精力被分散,英法联军的压力得以缓解。俄国也向西欧战场直接派兵,协助英法联军作战。1917年英法联军发动尼维勒攻势,其中就有两万名俄军官兵参战。

总体而言,一战俄国对于英法联军来说,称得上是一个比较给力的盟友。

但是到了二战初期,英法联军却根本没有什么给力的盟友。

还是先说俄国。20年代,对于英法两国把持下的国际联盟,苏联政府多次斥责其为帝国主义控制下的侵略工具。斯大林也表示苏联不会加入国联。但是后来,随着纳粹党在德国上台,情况开始出现了改变。

苏联改变了对国联的态度,于1934年加入了国联。这其实就是苏联向英国和法国释放善意的表现。此时的苏联,其实愿意与英法两国放弃旧怨,共同提防纳粹德国的狼子野心。30年代,苏联还与法国、捷克斯洛伐克签订了互助条约,以防备德国。

然而,绥靖政策逐渐成为了英法两国对德国政策的主流。英法两国对德国一味妥协,委曲求全,试图祸水东引,让德国对苏联开战。对于英法苏三国谈判,英法两国更是显得不上心。

这让苏联对英法两国大失所望,也对英法两国充满了戒心。为了保障自己的安全,苏联放弃了与英法两国结盟的打算,转而与德国签订了互不侵犯条约。英法两国的政客,就这样把一个潜在的合作对象,硬生生地推向了德国那边。

再说捷克斯洛伐克。一战结束后,新生的捷克斯洛伐克曾经是法国大力扶助的一个盟友,以防备德国。然而后来,为了祸水东引,英法两国在慕尼黑协定上签字,把捷克斯洛伐克出卖给了德国。

不要以为捷克斯洛伐克只是一个小国。该国是前奥匈帝国军事工业的精华聚集地,军事实力自然不弱。也就是说,捷克斯洛伐克本可以作为英法联军的可靠盟友,可是这个盟友却被英法两国自己抛弃了。

至于一度与英法两国结盟的比利时,早在1936年就忧虑于英法两国对德国的妥协姿态,因此宣布废除了与英法两国的盟约。

所以说,等到1940年英法联军与德国开战的时候,其可以合作的对象,不是被气走(如苏联),就是被卖掉(如捷克斯洛伐克)。没有盟友的协助,面对德军,英法联军的胜算自然大大减小。

三、英法两国长期敌视苏联,一门心思算计对付苏联

前文提到,苏联曾多次斥责英法两国把持下的国联。这是当时苏联与英法两国紧张关系的一个缩影。俄国十月革命后,作为资本主义国家的英法两国与作为社会主义国家的苏俄成为了意识形态上的死敌。英法两国甚至直接出兵,武装干涉俄国革命。战后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英法两国一直很敌视社会主义俄国。

后来,由于纳粹德国的侵略野心逐渐膨胀,英法两国的部分有识之士主张联苏抗德。苏联政府也逐渐改变了对英法两国的态度。法苏两国还一度签订了互助条约。

但是,这些有识之士的努力最后以失败告终,英法两国还是走上了敌视苏联的老路,希望能够把法西斯的祸水引向苏联。他们之所以会选择出卖队友,就是把队友当作礼物,奉送给德国,希望德国能够对苏联开战。

德军入侵波兰时,英法联军按兵不动,眼巴巴地盼望着德军会在占领波兰后继续进攻苏联。

1939年秋天到次年春天,英法两国谋划着发动对苏联战争的问题,试图以中东地区的英法两国殖民地为基地,去攻击苏联的高加索地区。由于满脑子都是对付苏联,英法两国几乎没有考虑过与德军作战的问题。

面对德军的突然袭击,英法两国这才意识到:战火居然烧到了自己家门口,开始手忙脚乱地回击。可是为时已晚,最后落了个仓皇而逃。

英法两国的高层害人害己,为自己一系列的愚蠢行为付出了惨痛的代价。

英法苏联英法联军德国德军发布于:天津市声明: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搜狐号系信息发布平台,搜狐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

我的网站